本報訊(記者 羅 霞) 從2020年3月30日獲批設立至今,廣西百色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已建設三周年。三年來,百色圍繞“試什么”“怎么試”, 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“六個要求”的重要部署統籌推進試驗區建設,各項工作進展順利。
體制機制不斷健全。創新推進試驗區建設“三張清單”,在全國沿邊試驗區中率先實施試驗區制度創新、政策舉措、平臺性項目建設“三張清單”管理制度,推進38項重大事項和項目建設。爭取自治區印發《廣西百色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總體規劃》,制定《廣西百色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(2021-2023年)》,編制試驗區物流產業、保稅物流中心等專項規劃,基本形成“1+N+X”政策體系。
改革創新實現新突破。持續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承接第一批自治區級行政權力下放或授權事項50項。在全區首創企業開辦“全市通辦”平臺,率先在全區推出工程項目“驗收即交證”“五合一”并聯審批,推行包容審慎“四張清單”,率先實現“竣備即首登”竣工驗收備案和不動產登記合并辦理,建成全國首家金融政務服務中心,獲批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、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,金融科技產業園獲自治區差異化稅收政策支持。創新人才制度,探索實施聘任制公務員和政府高級雇員制,成立自治區首個人才發展基金會,募集到首批公益基金800萬元。創新土地管理機制,開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。創新實施資本招商,設立百色試驗區產業投資母基金。創新百色區域電網改革發展方式,百色區域電網獲批電力業務許可證。
互聯互通水平持續提升。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排全區第二,實現縣縣通高速目標。黃桶至百色鐵路預計今年上半年開工建設;南昆鐵路百色至威舍段增建二線等6個項目列入國家和自治區專項規劃。百色水利樞紐通航設施工程全面開工建設。龍邦口岸旅檢通道項目通過竣工驗收,龍邦智慧口岸、綜合物流園、平孟口岸驗貨場改擴建等項目加快建設。
產業支撐能力不斷增強。重點打造新型生態鋁、林業、新能源、新材料“四大主導產業”,生態鋁產業產值突破千億元、林產業產值達500億元。廣西首個獲批設立的鋁產品類交易場所——廣西鋁產品倉儲交易中心獲批建成投入運營,開工建設吉利百礦集團鋁產業研究院,引進廣東南海鋁業共建再生鋁供應鏈和再生鋁研究院。打造特色農業品牌,實施芒果、柑橘、油茶、桑蠶、蔬菜“五個百萬畝”工程,“圳品”認定產品、有機農產品總數分別達57個和65個,均排全區第一。
對外開放合作水平不斷提升。龍邦公路口岸擴大開放為國際性口岸并擴大開放那西通道,獲批泰國水果經第三國輸華入境口岸。平果經開區獲批為自治區級經濟技術開發區,全市外貿企業超過200家。平果保稅倉、靖西保稅物流中心(B型)開工建設,開展海運互市+互市貿易商品落地加工試點業務。
生態優勢持續鞏固。2022年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97.8%,排全區第三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排全國第五。新增低碳認證證書16張,擁有量首次躍居全國地級市第一。凌云縣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項目列入全國36個試點項目之一。樂業縣列入廣西綠色發展改革集成試點縣。
相關報道詳見《奮楫破浪勁揚帆——百色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三周年綜述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