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中共百色市委黨??诎墩衽d課題組
一、推進優勢產業發展,提升百色參與雙循環的價值輸出。
首先,要繼續推進生態鋁產業發展。要加強鋁土礦資源審批管理,統籌協調鋁土礦資源供應,探索開展跨境資源合作開放,支持再生鋁開發利用,促進鋁產業可持續發展;要積極推進百色區域電網二期工程建設,推動區域間電網融合,探索電力體制改革;要爭取擴大電解鋁產能,積極引進氧化鋁精深加工項目,提升氧化鋁就地轉化率;要推進電解鋁精深加工,擴大應用領域,大力發展汽車零部件制造、裝備生產、鋁錳新材料等產業,打造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。推動建立鋁產業發展各關聯方參與的百色鋁產業聯盟,打造全產業鏈的服務體系,構建良性發展的鋁產業生態;加大科技研發投入,突破關鍵技術,加強鋁產業人才培養與引進。
其次,要繼續推進水果、冬菜、中藥材、桑蠶、畜禽養殖等現代特色農業及其深加工。要抓好源頭管控,保證動植物種苗質量;要抓好基礎設施建設,培育標準化示范園(場);要抓好科技培訓,實現科學規范管護;要做好疫病防治,確保產品安全;抓好龍頭企業培育,發揮引領作用;要抓好認證推廣,積極創建品牌;要抓好加工企業培育引進,做大做強農產品深加工。
二、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,構建高效便捷的運輸網絡。
首先,大力推進鐵路、公路、水路、航空“補短板”項目建設。鐵路方面,黃桶至百色、南昆鐵路百色至威舍段增建二線也還沒有實質性進展,這兩個鐵路項目要加快推進,爭取盡快開工建設,特別是黃桶至百色鐵路,是西部陸海新通道主通道(中通道)的標志性、關鍵性的工程;要加快推進百色水利樞紐船閘開工建設,把設計標準提高至1000噸,實現云南“走向大?!钡膲粝牒退{圖;要利用好百色巴馬機場在右江河谷與公、鐵、水“相逢”的區位優勢,把公路、鐵路、航空和水運多種交通運輸方式融合推進“一體化”,實現公、鐵、空、水的有效銜接。
其次,大力提升鐵路、公路、水路、航空等不同交通方式多式聯運能力。不同交通方式密切銜接、多式聯運,是優化提升交通運輸能力、效率的重要措施。要大力推進集裝箱公、鐵、水聯運,在鐵路、公路、水路等通道沿線規劃布局集裝箱裝卸轉動樞紐場站,高效解決不同交通方式銜接聯運不暢、效率不高的問題。要加快龍邦、平孟等口岸基礎設施建設,提高貨物通關能力;要建設專業物流園區,爭取開通百色鐵路物流中心,并大力引進知名物流企業入園,實現區域物流專業化、集約化發展;要加強與西南諸省區市合作,推進和配合無水港掛牌運營。
三、改善營商環境,促進招商引資。
提升行政效能服務水平,營造良好的經濟環境。營造服務環境,很重要的是表現在政府服務的質量何辦事效率方面。一是借全面深化改革之機繼續取消調整行政審批事項,最大限度減少行政審批,減少政府干預,建立良好的經濟環境。
著力營造誠信、守信的信用環境。信用環境是投資軟環境的關鍵因素。資本安全是投資者考慮的第一因素。打造優質的信用環境,要提高政府部門的“公信力”,堅決防止政策多變、政出多頭因人行政、條塊不一的現象。杜絕因引資心切輕易許諾優厚條件,而客商入門落地后卻未兌現的現象,會極大地打擊投資者的信心和積極性,甚至失去投資者。
加強商務政務服務平臺建設。要大力發展跨境金融、貨運代理、國際貿易等生產服性務業,吸引先進物流企業、貿易公司、金融機構、媒體信息企業到百色投資置業、設立分支機構,構建優質、高效、低成本的商務服務平臺,為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運營、貨物集散提供生產性服務。
四、加強區域合作共建,打造共享共贏開放格局
構建開放合作平臺。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物流平臺。百色既是臨邊地區,又是我國大西南通往珠三角、粵港澳、北部灣重要樞紐和節點城市,以百色為樞紐、節點和通道,既可以直接通過口岸出口越南和東南亞國家,也可以到達珠三角、粵港澳、北部灣、雷州半島等地區,進口同理,有利于打造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物流基地和平臺。
加強區域合作共建。一要主動融入自治區“西合”發展戰略,深化拓展與云貴等鄰近?。▍^、市)及新通道相關地(市、州)的合作,要謀劃打造跨區域物流園區和物流運輸線,特別是集裝箱運輸線和運輸冷鏈,要加快推進百色—文山跨省經濟合作園區、百色—黔西南跨省經濟合作園區建設,構建煤(水)電鋁產業合作鏈條化、旅游合作區域協作化、生態治理區域一體化等跨省區長期穩定合作機制。
促進區域協同發展。推動和促進通道沿線省區市節點城市的分工合作,增強互動共建,共同開拓國內外市場,共同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建設,重點是在煤水電鋁產業加強與貴州合作,在汽車裝備、電子信息等產業加強與川渝的合作,在旅游、文化等方面加強與云貴合作,在港口、樞紐、物流等方面加強與川陜渝合作,可借鑒上海、寧波等地互相持股的合作模式,全方位拓展通道沿線區域合作新領域,探索通道沿線區域合作新模式。
五、加強物流體系建設,提升服務產業能力
要著眼深度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,立足構建全方位、大格局物流,出臺并修訂關于加快百色現代物流業發展相關政策。
要依托百色新通道樞紐地位,結合百色產業布局,聚焦制造業、農產品流通、鐵路和公路及內河貨運等專業物流領域,對現有物流園區、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重新進行規劃定位、提質升級,完善重點區域物流配套服務,形成全方位聯動、層級合理、有機銜接的物流業協調互聯空間新格局。
推進智慧物流,引導支持物流企業實現物流活動數據的信息化和數據化采集,建設物流大數據信息庫,開展物流大數據分析和應用,推進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,促進物流信息數據開放共享,推動物流信息平臺之間互聯互通,構建一體化現代物流信息網絡,探索建立全市物流業運行監測信息平臺,推廣現代信息技術在物流作業中的應用,提升物流作業自動化信息化水平。